現代醫(yī)學雖然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因身體健康狀況不佳,備受困擾的人越來越多,利用各種藥物或者醫(yī)療器械治療我們的身體,但是藥物或者手術都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定量的危害,所以要有選擇的使用非手術的醫(yī)療方法輔助治療,維護我們的健康!
每個人都有個獨立完整的脊柱,它由26個椎骨組成。每個椎骨在身體中都起著關鍵的作用:頭顱靠其支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懸掛其上,與脊柱中脊髓神經相連的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可控制調整內臟功能。如果脊柱不在生理范圍內,神經收到壓迫就會損害內臟功能,產生各種疾病,早期會使內臟或四肢功能失調,長期將加速脊柱的退變及內臟功能的衰退:如勁肩腰腿的疼痛及增生攣縮,胃腸潰瘍,高血壓,糖尿病,小腦萎縮等。
祖國醫(yī)學《黃帝內經》對脊柱(督脈)的形態(tài)、功能、病因病機、臨床病候等有了較詳細的論述。明代張介賓云:人之所以通體能溫,由于陽氣;人之所以有活力,由于陽氣;五官五臟之所以變化無窮,亦無不由于陽氣。“凡萬物之生乎陽,萬物死亦由乎陽,陽來則生,陽去則死。”這表明督脈總督一身之陽,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人身之陽氣是否通暢,是否充足,亦可以從脊柱的形態(tài)上推斷。通過檢查棘突是否有向左向右的偏離,或向前向后的凹凸,以及椎體旁的筋聚結節(jié)、壓痛、叩擊痛等現象來說明脊柱的相關疾病。
脊柱歪斜的原因很多,常見于職業(yè)、習慣等長期保持某種姿勢造成生理力的平衡失調而形成脊柱某個部位的損傷,如伏案工作者長期低頭,甚至奮筆不休,或蹺二郎腿,或單肩挎包,或長時間開車等,這樣肌肉力量平衡被打亂,控制肌肉感覺的神經感知到這種異常信號后就會出現酸痛、沉重、倦怠、頭昏、食欲不振、失眠等癥狀。早期是警告我們的身體發(fā)生了異常,長期下去,脊髓神經功能和內臟功能就會下降,如出現頭痛、頭暈、血壓升高,這些都在告訴我們腦供血不足,繼續(xù)則有可能出現腦梗死的危險。
飛龍醫(yī)療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保持身體平衡,養(yǎng)成良好的姿勢,防止脊柱生理異常改變,對健康是很關鍵的。了解生命是永遠的課題,維護健康需要我們共同努力!